第十六章:重启

人的一生,总是在做一件事情,选择。

面对林林总总,大小不一、层出不穷的选择,尽你所能,竭你所智,作出一个又一个的决定,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编织你的命运。

1984年的春天,N市农药厂党高官张伯伯,让颜龙在职业生涯中作出第一次调动工作单位的决定。

结果却是,颜龙被调到彼此都不甚了解对方的N市有机玻璃厂,得到一份基层工人工作。

让颜龙感到刺痛的是,建材公司办公楼,就在他上下班必须经过浮桥的不远处。

有半年多时间,他在三楼办公室,眺望泊在江中的浮桥。

现在只能在桥上仰望那三楼窗户几眼,骑着自行车急急赶往还在十里地开外的工厂。

1984年的夏天,大学毕业的苏红回来了。

她告诉颜龙,就在上个月的一个夜晚,她与男友在校园里确定了关系。

苏红说过那位男同学的名字,颜龙只记得他姓郭,后面一个什么字没听清,颜龙没有问。

面对突如其来,又似在预料中的变故,颜龙选择了安静地接受。

苏红的男友是广州人,她告诉颜龙,她决定随同他去广州工作。

颜龙六七年来辛苦筑起的事业、情感大厦,此时全部轰然塌陷。

两年多的航空模型制作经历,和三年多钳工,练就了颜龙一双精巧的手,他不但能看得懂复杂的图纸,而且经他手的有机玻璃制品,干净整洁精致漂亮。

在有机玻璃厂制品车间工作不到两个月,车间主任就把电业局控制图板,送给港澳来N市捐款老板的礼品等重要活,交给颜龙干,还专门给他配备了一个女助手。

为及时完成生产任务,颜龙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。中午女助手去食堂打来饭菜,俩人在车间工作台上吃完,女助手去洗碗,他马上开工干活。

厂里十多米长的墙报、和四个宣传窗的内容编排,版面美化,一星期一换,颜龙全包了。

锥置袋中,立见其锋。颜龙积极能干的工作表现,获得厂部领导的重视与认可,进厂三个月的颜龙,当选厂团支部书记。

1984年冬天,颜龙在车间外的走廊上,晒着太阳,用自己开的钢丝锯在有机玻璃板上绕行锯字,女助手江艳坐在一旁,用锉刀给锯下来字清理毛边。

颜龙看见厂大门外,进来一位身材硕长的女青年,穿着件墨绿色的厚毛衣,肩上挎着个军色书包,她与门卫交谈了几句,走上了通往厂部办公室的露天水泥楼梯。

不一会儿,厂党支部汪书记派人来叫颜龙去他办公室。

“小颜,这位是局团委新来的沈书记”。汪书记手指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,把颜龙刚才看见进厂大门的那位女青年介绍给颜龙。

颜龙赶紧向坐在沙发上的局团高官点头打招呼:“沈书记,你好”。

“你是颜龙吧”。沈书记戴着一副黑框眼镜,把她的脸衬托得格外白净。

“是的,咳咳”。汪书记点燃手中的烟吸了口。“我们厂优秀青年,生产能手,自学成才,咳咳,市里有点小名气的”。颜龙第一次听到汪书记对他如此完整评价。

“听说了,市里征文活动得奖的那篇《姑娘摆摊在街头》你怎么写出来”。沈书记满脸笑容,普通话说的标准好听。

“噢,你看过了,那是青年之友有封读者来信,说是有个小姑娘,母亲卧病在床,为撑起家用,抚养弟妹,自己在镇上摆饼干摊,去实地采访写的”。

“你是N市日报通讯员”。

“嗯,青年之友通讯员”。

“什么时候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”。

“八三年吧”。

“那刚开始写什么呢”。

“微型小说”。

“有收藏吗,下次借来看看”。

“好的”。所有变成铅字的文章,颜龙都剪好存放在家里一本大相册中。

“怎么没进局团委”。沈书记把话题切回工作。

“团支部书记,进局团委不够资格的”。快抽完烟的汪书记终于插上话。

“我们厂多少个团员”。她把你们说成我们,让颜龙感到亲切。

“二十七个,有两个马上要退团了”。

“青年有多少”。

“二十八周岁以下,六十三个”。

“厂里有多少职工”。

“一百四十三个,其中退休职工十一个,工会和我们团支部逢年过节都会去慰问”。

“厂里的人数是少了些”。沈书记有些惊讶的认真看了一眼对答如流的颜龙:“我们向团市委申报试试,看能不能作为优秀人才进局团委”。

ZX县环卫处卜主任,禁止颜龙使用垃圾中转站,同时要求餐厨废弃物收运工作不能停,好比是拆了你的灶台、却又要你照常做出可口的饭菜来。

中午十二点多,装满餐厨垃圾的收运车陆续回来。与两辆负责转运的大车,停在环城西路边,排出长长的车队。

交通警察前来询问情况,虽未处罚,但要求车辆尽快从马路边撤离。

下午一二点钟,那些没有收运的餐厨垃圾产出单位,纷纷来电催收。

有员工提议,直接把装满垃圾的收运车开到N市处理厂去。

颜龙与老徐找来的空地业主谈妥条件,已是下午三点钟,那块约二千平方米的空地,就在环城西路南端西边的叉路里。

颜龙让李纪士立即把停在路边的车队带进空地,马上开始转运工作。自己仔细观察了这块空地后,拨通董事长手机,汇报情况。向董事长请示他准备要做的事情。

颜龙决定要做的事情。

要求总公司财务科准备好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