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上看小说 >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 > 第836章 新工资

第836章 新工资

这些年纪大的人,都在农业组干活,听老师讲农业科技知识,接受的也挺快。

韩屯村的工人参加学习方便,外村的工人参加学习也容易,上午班的下午二点下班,二点半开始学习,五点半结束,回家不耽误吃晚饭。

下午班的在家吃过早饭过来,从上午八点半点学习到十一点半,回家吃午饭后还能歇息一会,下午二点才开始上班。

上晚自习的基本上都是韩屯村的人,别的村的工人,只有碰到了不懂的问题,才会骑车过来请教老师。

这么多人参加学习,其中半文盲得有一百多人,他们也就是小学二三年纪的文化程度,认识简单的常用字。

这些人学习是真吃力,记的笔记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,别人看着比天书都难,好多字就用自己创造的符号代替。

不过他们学的都非常认真,上课笔记跟不上,下课也得想法补上。这些人自嘲的说:“咱们还不跟个孩子,这手笨得跟鸡爪子似的,拿笔比拿锤子都难。”

参加学习的不光是男职工,女职工也参加了学习,特别是韩屯村的妇女,把家里的织布机都收拾了起来,有时间就往学习班里跑,比男同志学习都积极。

原来她们织布,挣钱是一方面,打发空闲时间也是一方面。现在村里组织工人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技术,她们认为学本事比挣钱更重要。

女职工学习积极的主要原因,就是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,特别是年龄大的女同志,连半文盲都够不上,还真是大字不识一箩筐。

她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,还得学习相应的文化课,有些不认识的字,得反复的学习记忆。

通过参加学习,她们对孩子也增加了理解,好多妇女都说:“以前总觉得孩子们上学轻松,每天坐在教室里,风吹不着雨打不着,就跟着老师学几个字,要是再学不会,准时偷懒耍滑了。

现在自己参加学习,才知道这字可真难学,老师一样教的,要不是听不懂,听懂了过后也忘,学过的字当时会了,过几天就忘了,有时候大人还真不如孩子。”

“可不咋的,从参加学习,我是再也不打骂孩子了。以前孩子考试发了成绩,我从不看成绩,只看孩子的排名,听到排名差了张嘴就骂。

现在轮到自己了,三遍两遍的学不会,看到孩子自己都不好意思。不会还是得问他们,孩子们一遍遍的教,从来没发过火。”

大伙之所以积极的参加技术学习,主要是和韩屯村出台的新工资发放标准有关。

以前韩屯村发工资,固定工资都是六十元,奖金多劳多得。村干部和公益岗,拿固定工资,每个月八十元。

韩屯村的新工资还是固定工资加奖金,不过标准变了。固定工资参考国家的工资标准,也实行级别工资,共划分为八个级别,每个级别相差五元钱。

奖金还是计件发放,多劳多得。村干部和公益岗以后也能领奖金,按照平均奖金领取。

级差虽然不大,可韩屯村的基本工资高,每个月六十元,这也是学徒工的最低工资,一级工就是六十五元。

国家的正式职工,学徒工每个月28.5元,一年后转正,每个月34.5元。韩屯村比起他们来,高了两倍还多。而且韩屯村的工人,学徒期只有三个月。

级别工资的确定和技术等级挂钩,只有取得了相应的技术等级,工资等级才能晋升。

技术等级也是八级制,等级的确定必须经过考核,笔试和操作都必须过关,才能晋升等级。

技术等级每年考核一次,操作工人们都不打怵,可笔试不参加学习,大伙的心里都没底。

基于韩屯村的工人文化程度较差,学习班先从基础知识教起。韩屯村这几年,主要以工厂生产为主,人们虽说文化程度低,可实践经验丰富,操作能力强,学习的都是相关的专业知识,大部分人都能听的懂。

特别是年轻人,他们文化程度高,最低是小学毕业,接受能力较强。超过四十岁的人和文盲,学习起来虽然吃力,可都是自己熟悉的内容,倒也能听的懂。

学习班很快就拉开了距离,一个月后老师根据学员的程度,对班级进行了调整,分成快慢班,因人施教,效果更佳的好。

班级分好了,技术等级的考核也正式开始。从最基本的一级